一个个硕大圆润的洋葱躺在田地里,工人们忙着采收、剪秧、装袋、装车……仲夏时节,走进河南修武县五里源乡北辛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好“丰”景。
“合作社不仅给上了年纪的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还给当地居民传授科学的种植管理经验,让我也拥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日子有了奔头。”新农人李小铁说。
据悉,该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70余人从事洋葱种植,种植面积达300余亩,可实现人均增收2000余元。正如该合作社负责人王拴成所说:“我们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让技术扶持成为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北辛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仅仅是修武新乡贤技术扶持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代表。修武县还打造了国家级怀药优势特色产业园、省级蛋鸭现代农业产业园、云台冰菊园、溪山·山居美学园等一批农业产业园区,一大批“新乡贤”以技术扶持当地民众,以产业带动当地民众致富,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打造美丽乡村“新样板”。
除了技术扶持,修武县还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智力扶持模式。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云上院子创始人彭志华坦言:“努力为游客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让特色文旅服务和文化体验成为民宿产业的核心价值和发展优势,提升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我觉得这就是‘云上院子’给修武民宿产业发展的最大启发。”
为留住乡愁,彭志华用艺术复活乡村,带领金岭坡村60余位村民,利用太行山的石头,把废弃的破房子、乡绅老地主院、乡村小学变成了拥有田园种植区、文创艺术区,为客人提供个性化管家式服务的“云上院子”。
“现在,‘云上院子’年平均入住率达到80%以上,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十几户村民还成为其‘供应商’,定时向民宿出售蔬菜、蜂蜜、野山药等土特产,年收入达50余万元。”‘云上院子’运营总监、设计师赵薇说。
“云上院子”是修武县发展旅游也典型代表,该县目前累计建成民宿集群6个、精品民宿119家,民宿数量占焦作市总量的93.7%,“云宿”品牌成为乡村旅游新IP。截至目前,修武县旅游从业人员达3.9万人,占全县从业人员总数的32.5%。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修武县委统战部以‘乡土、乡情、乡愁’为纽带,巧用‘贤’字招牌,持续打好‘乡愁牌’‘ 优势牌’‘荣誉牌’,充分调动广大乡贤回报桑梓、建设家乡的积极性,提振乡贤引领创业的激情。”修武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继豪说,以发挥乡贤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为有效切入点,创新技术扶持、智力扶持等模式,进一步凝聚乡贤智慧、激发乡贤活力,推动人才回村、产业兴村、生态美村、文化强村、善治安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完)
2023年5月31日刊载于中国新闻网